日治時期台灣各大都市均有自己的「市章」亦稱為「市の紋章」;也就是現在的市徽。這些市章主要是為了展現政府推動本島都市現代化、文明化的決心,以趕上日本內地其他大城的發展腳步。
市章的產生時間多為當地新設立市役所(市政府)、街役所(區公所)或舊役所改築計畫而誕生,故時間點均不同。雖然都是自由設計、時間點不同、設計概念也不同,但會發現每顆市章排列在一起的整體感卻非常一致,擁有調和的美感;與現代台灣各市政府自行設計產生的風格截然不同。
- Nov 07 Tue 2017 15:25
日治臺灣主要都市市徽一覧 (新增至20枚)
- Nov 08 Thu 2018 16:22
【一枚代表不撓不屈開發精神的紋章】
我們所開發的商品裡向來都會附贈一份紋章介紹書。上面都會有一句話代表我們開發這項商品時的心情或內心的風景。
這一次是:「不撓不屈(ふとうふくつ)」
這句來自台南海軍航空隊 坂井三郎的墨寶。坂井是日本時代台南海軍航空隊的擊墜王。
- Nov 08 Thu 2018 10:39
【6年文史創作之路的微風景】
四月初接到季刊《薰風》的邀稿,覺得受寵若驚。從他們首發以來,我都覺得能在裡面登稿者都是文史界的強者,因此從未想過有一天我們也會列在寫者名單之中。
- Nov 06 Tue 2018 18:28
【出自職人之手的經典螺絲針】
有時候我們是透過使用一樣東西,來向那個年代的情感致敬。
做一個螺絲別針的工序,比做一般常見的蝴蝶扣要複雜很多。從線材抽線、打頭、抽絲處理(刻出螺紋)到與別針本體沖壓包覆....等,它會經歷許多我們連聽都沒聽過的名詞工序後才會完成。但它牢固、不易脫落的優點也正代表著100年前的人們愛物惜物的情感與生活方式。
- Oct 22 Mon 2018 18:28
【老派浪漫的經典復古螺旋扣】
有時候,複雜一點有它的道理在。如果是有在收藏老件的朋友多半會發現,半世紀以前的物品做工除了細緻之外,還常常多了一些稍微複雜的使用方式。這不僅是代表當時人們的思考與生活方式,也多半透露出惜物愛物的情感成分。
- Oct 22 Mon 2018 18:15
【理所當然的背後,看不到的是無數的龜毛和修正】
對所有的設計師來說,做出一件「商品」不難,但若能將它定義成「作品」則會是更好的讚美。
- Oct 22 Mon 2018 17:29
【跨過不去的標準,往往是心裡的那一把尺】
去年夏天聽了旅日台灣設計師林維哲的演講,他提到許多台日商品設計與製造思維上的不同,其中有一張投影片恰好也說出了我這些年的感觸。
在日本,一個產品的標準是用非常細微的刻度去做品質的標準,但在台灣我們都很清楚有不少的商品是能過就好。雖然要達到完美是一個很難的目標,但有個可以追尋的方向總是美好並給人希望的。
- Oct 22 Mon 2018 15:36
【復古單品】伴隨台日50年情感記憶的台字徽別針
等待許久,台字徽復古螺旋別針總算誕生了。這枚二代別針是否讓你想起了日劇中經常出現的律師(弁護士)別針。
其實在日本的官方或具公信權威的機構單位經常都會以此類風格做設計。除了質感高雅,也具備尊貴感。
- Nov 10 Fri 2017 18:19
雙和號雜貨產品購買地點一覽表
- Apr 25 Tue 2017 19:42
【 因為我們對歷史有責任 】
歷史的組成往往離不開政治。但政治也不是構成歷史的唯一要素。「人」才是影響歷史形成的真正關鍵。無論是當時日本移民而來的內地人、台灣本島人、部落原住民...等,都是當年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
如同電影《KANO》中所說的,三種不同的民族在這座島上創造出特別的情感與優勢競爭力。這就是為什麼多年來我們盡量不去提起政治,而是盡量去說「關於那些年代的人的故事」的原因。